分娩不顺 + 胎吸 + 剖宫术 : 婴儿出生后夭折 医院道歉

12 月 14 日,一起发生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新生儿死亡事件引发各界关注。

根据家属提供的由第三方鉴定中心出具的司法鉴定意见书显示,院方在对新生儿产程中处理不当与其死亡后果存在主要因果关系,责任参与度为 61%-90%。

南都记者介入后,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与 14 日当天对事件进行了确认并给于了官方回应。

最新进展

医院发布公开道歉信

昨日(16 日),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又针对该事件,发布了公开道歉信。

据公开道歉信显示,院方确认了今年 7 月下旬发生的一例新生儿死亡的意外事件。

今年 7 月 23 日凌晨,孕妇贾女士入院分娩,因第二产程延长,处理过程出现困难,导致新生儿受伤,新生儿当日 20 时许出生后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,并于次日凌晨死亡。

事后我院积极处理事件,主动与产妇联系第三方机构鉴定,并愿意就鉴定结果承担相应责任。

道歉信中提到:

我院对此事件深表遗憾,谨就事件公开向贾女士及其家属表示最诚挚的歉意和亲切的慰问!我们深切理解贾女士的心情,将依法对贾女士做出合理赔偿。

同时,我院将就事件进行深刻检讨,有关医护人员将承担专业失误的责任。医院将加强员工培训,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。

事件回顾

临产至娩出历时 18 小时

新生儿产出 3 小时 55 分后宣告死亡

鉴定书中摘录了港大医院关于贾女士的病程记录。记录显示,2018 年 7 月 23 日凌晨 00:08 分,贾女士进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IMC(国际医疗中心)产科,23 日晚 20 时 11 分,新生儿经剖宫产娩出。

随后,该新生儿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。经值班医生与家长沟通,告知经过两个小时的抢救后,患儿心跳仍需胸外按压以及强心药物维持,经患儿父亲慎重考虑,最终决定放弃胸外按压及血管活性药物。

2018 年 7 月 24 日 00:06 分,患儿心电图呈一直线,并宣告临床死亡。

据贾女士回忆,整个分娩的过程中,她只有在孩子送去抢救的时候,匆忙瞟了一眼孩子。

贾女士告诉南都记者:

他出生的时候,哭的很响很响。到最后医生护士们告诉我孩子不在了,我还是不能相信。我从怀孕开始,就到医院做各种检查,至始至终孩子的检查结果都没有问题的,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。

自然分娩不顺,曾两次胎吸

胎儿最后经剖宫娩出

据贾女士介绍,23 日下午 3 时许,经检查她已经宫口全开,但自然分娩的过程非常的不顺利。" 医生给我掏宫,指导我用力分娩,但是我折腾了一天已经非常疲惫,当时实在没有力气了。" 贾女士说。

随后,在医生的建议下,贾女士与孩子父亲同意使用胎头吸引助产,但两次尝试均失败。

胎吸实际上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,用吸盘吸在胎儿的头部。

贾女士说," 医生当时也跟我们提到了可能的伤害,尝试了两次,我实在没有力气生了,也不想再让孩子受更多伤害,就要求进行剖腹产。"

23 日晚,经剖宫产,新生儿于 20 时 11 分娩出。另据鉴定书内容显示,新生儿出生后发出了响亮的哭声,但约 25 分钟后就陷入了昏迷状态,随后被送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。

鉴定显示

医方在产程中处理不当

孩子宣告死亡后,贾女士与孩子父亲对结果表示难以接受。" 至始至终我选择在港大医院国际部生孩子,是因为我相信这里的医疗水平和设备。对于这样的结果,我希望医院能给我一个说法。"

11 月 28 日,经历了 4 个月的等待后,贾女士拿到了广东中一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司法鉴定意见书。

鉴定书显示

新生儿为足月活产儿,死亡原因为重型颅脑损伤(头皮下血肿,帽腱膜下出血,颅骨粉碎性骨折,硬膜外、硬膜下血肿,蛛网膜下腔漫性出血)、部分肺泡腔羊水吸入致中枢功能衰竭。

此外,鉴定书还显示,会鉴专家讨论分析认为:

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在产妇的第二产程处理过程中,阴道分娩条件评估不准确,阴道助产方式选择不当,致 2 次胎吸失败后改行剖宫产手术;

新生儿颅脑损伤考虑与手转抬头、剖宫产手术、胎吸等操作可能相关,最终导致新生儿不良结局。

综上所述,医方在对被鉴定人(新生儿)产程中处理不当与其死亡后果存在主要因果关系,其责任参与度为 61%-90%。

事已至此

惟愿贾女士一家早日走出伤痛

拥抱新生活

希望此类事件不再发生
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分享新闻到
微信朋友圈
扫描后点
右上角分享

0 Comments

Leave a Comment

Ad

Related Posts: